安排资金3298万元,占总投资计划的6.8%。贫困村提升方面15项,共安排资金8453万元,占总投资计划的17.4%。 
    
    调整后,到户到人项目16项,投资42036万元,占总投资计划的86.76%。到户到人项目中产业发展项目9项34655万元,占到户到人总资金的82.44%。 
    
    五、工作要求及保障措施 
    
    (一)提高政治站位。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是县委、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、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,紧紧围绕全县脱贫攻坚目标任务,集中力量办大事、办急事,切实推进贫困群众增收产业培育,推进农村“三变改革”,弥补贫困群众发展短板的创新举措,任务艰巨,意义重大。各乡镇、部门和单位要积极主动作为,加强协调配合,认真做好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各项具体工作,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落实。涉及资金整合的部门和单位要积极主动向上汇报衔接,将资金整合情况及时汇报上级主管部门,做好相关解释说明工作,防止因汇报衔接不到位而影响资金整合和项目实施。 
    
    (二)科学编制方案。统筹整合使用的财政涉农资金重点解决贫困群众“两不愁、三保障”问题,主要用于培育壮大增收产业,改善贫困群众住房、饮水、卫生等设施条件,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面,到户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危房改造、饮水保障、戈壁农业、“三变”改革产业发展等项目和精准扶贫贷款贴息。各项目主管部门、实施单位要根据中央、省、市、县相关要求,认真学习和科学把握投资导向,科学编制项目实施方案,方案制定过程中药完善群众参与、民主决策、科学论证,公开公示、接受监督等工作机制。特别是“三变”改革产业发展项目要重点投向国有产业扶贫公司,实施方案要明确入股方式、入股金额、合作项目、合作主体、收益分配等。“三变”改革产业发展项目投资股金所有权归村集体、受益权归贫困户。各单位制定的实施方案,上报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审核备案后方可实施。 
    
    (三)靠实工作责任。构建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总体牵头协调,财政和扶贫部门负责资金监管,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督促,责任单位(实施单位)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的统筹整合资金运转责任体系。县财政局负责制定《财政支农资金在三变改革中入股和资产量化折股办法(试行)》,明确资金运行程序。县农牧局、发改局负责制定《古浪县产业扶贫收益分配办法》,明确项目收益分配的方式和对象。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“谁管项目、谁用资金、谁负主责”的原则,全面指导督促整合实施本行业项目的评估论证、概算审定、立项审查、初步设计批复、实施监管、报账审核、考核验收以及项目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。责任单位(实施单位)具体负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评估论证、概算审定、立项审查、初步设计、报账审核以及项目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,必须建立项目资金会计账务。各乡镇、贫困村第一书记、驻村帮扶工作队、村“两委”要深度参与项目资金的管理监督,实行扶贫项目行政村公示制度,公开资金来源、用途和项目建设等情况,接受受益群众及社会监督。督查、扶贫、财政、发改、审计等部门对所有使用整合资金的项目,从论证立项、组织实施到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督导检查,督促指导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抓好项目实施,加强资金管理,确保项目规范实施、资金规范管理、任务全面完成。 
    
    (四)规范资金管理。统筹整合使用的财政涉农资金根据《古浪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》相关规定,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,项目主管部门专账核算。项目实施单位根据项目实施计划、项目实施责任书或项目实施合同书和项目施工进度提出用款计划,并附报账凭证,按规定程序,经项目所在村、乡镇、监理单位、项目主管部门、县扶贫办、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,县财政局报账审查后,按国库集中支付程序支付资金,资金报账人为中标或成交供应商等最终收款人,按照国库集中支付有关规定,项目资金直接支付至中标或成交供应商、产业发展承接主体,不得通过行业部门、乡镇政府转拨,但报账资料须经行业部门和乡镇政府严格审核,并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、项目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、县财政局、各乡镇要根据各自职责,明确审核责任和时限要求,确保资金规范管理、及时支付、高效使用。 
    
    (五)强化督查监管。县巡查组、督查、扶贫、财政、发改、审计等部门,加强对资金的督查监管和绩效评价工作,将其作为重点进行全程跟踪督查,强化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监管,坚决防止不按规定实施项目和使用资金的现象发生;要突出效益导向,对统筹整合资金项目开展绩效评价,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度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,对工作成效好、资金使用效益高的部门和乡镇给予倾斜,对不作为、乱作为,不执行试点政策、阻挠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