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>>专题专辑>>深入学习贯彻“八个着力”重要指示精神>>正文
古浪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纪实
日期:17-06-13 来源:武威政府网 作者:崔世雄 字号:[ 字号: ] 视力保护色:
    “吃水行路难、上学就医难,发家致富更是难上加难。”这是曾经居住在古浪县南部山区群众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。受自然条件影响,这里经常十种九不收,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。重重大山不能阻断他们发家致富的梦想,蜿蜒山路怎能挡住他们走出大山的步伐。
 
    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,古浪县下决心为山区群众“挪穷窝,拔穷根”。在认真研究过去扶贫实践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,古浪县审时度势,果断提出:突破“思路、出路、产业、模式”四大瓶颈制约,抢抓中央和省市加大易地扶贫搬迁的重大机遇,举全县之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,大手笔投入、高标准建设,赶进度、保质量,让山区群众早日走出大山,迎来新生活,过上好日子。 

    该县规划在地势平坦、交通便利的省道308线和民调渠沿线通乡油路之间建设12个中心村,每个村安置900至1000户5000多人,实施南部高海拔山区贫困群众易地搬迁;以金荣路为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各延伸2公里,面积约4平方公里,建设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,力争通过两年时间,建设住宅3800套,平整土地4万亩,搬迁贫困群众4600户1.61万人。2011至2016年,全县累计搬迁移民5.3万人,其中黄花滩生态移民工程整村整组搬迁南部山区贫困群众3.8万人。
 
    住砖瓦房、喝自来水、走水泥路,还有集中建设的养殖暖棚和日光温室,这些都是曾经居住在古浪南部山区大山深处群众多年的期盼。而今,他们搬迁到了新建的移民区,出门就是平整宽阔的马路,还有样式新颖的路灯,看病、上学也方便了……说起生活中的变化,移民群众满脸笑容。
 
    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以来,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古浪县在移民区同步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,同步发展培育特色富民产业,使山区农民通过易地搬迁,一步到位发展设施农牧业,实现易地脱贫致富,从根本上斩断穷根。
 
    古浪县先后投入资金5.7亿元,建成干支渠93公里,供水管道453公里;架设10KV供电线路24.8公里,0.4KV线路50公里;新建各类道路537.2公里。建成初级中学1所,幼儿园9所,小学8所,正在建设小学3所、幼儿园3所;新建8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,7个村级文化广场、2处健身场地、2个文化活动室。
 
    古浪县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,既做好“搬”的文章,还做好“安”的文章。 

    “以前一年忙到头,解决温饱都是个问题,还谈什么发展。我搬到这里第一年的收入,山区几年都比不了!”古浪县西靖镇搬迁户谢大彪说,令他没有想到的是,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他们,如今也种上了“科技田”,而且还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。
 
    产业“输血”激发移民群众自身“造血”机能。搬迁的贫困群众有90%以上享受了惠农贷款,户均达到10万元左右。古浪县组织开展后续产业培育和实用技能培训,积极引导搬迁户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,努力使搬迁户从无致富技能向掌握实用技术转变,提高了群众综合素质,拓宽了创业就业渠道。 
责任编辑:tang
【返回顶部】 【打印本稿】 【关闭本页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