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市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的重大机遇,紧盯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,坚持贯彻落实中央、省委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,围绕全市脱贫攻坚规划,聚焦扶贫对象、目标、内容、方式、考评、保障“六个精准”,以超常规的举措和办法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,扶贫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。通过产业培育、项目扶持、移民搬迁、科技扶贫等各项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,我市贫困群众收入显著增加,贫困人口大幅减少。
补齐短板夯基础
我市积极整合行业扶贫项目和财政涉农资金,加大市、县区本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,向贫困片区、贫困村、贫困户倾斜,着重补齐住房、饮水、道理、教育、医疗、文化等基础设施短板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84个,完成专项投资3.11亿元。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,解决了80.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,贫困人口安全饮水覆盖率达到了100。实施古浪县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项目水利骨干工程、天祝南阳山片生态移民小康供水工程、石门河调蓄饮水工程等重点项目,解决了移民集中安置区生产生活用水问题。实施农村通畅工程,新建改建贫困村通沥青(水泥)路1662公里,贫困片区交通条件明显提升。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,贫困村动力电覆盖率达到100。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36个、贫困村校舍4.96万平方米、标准化卫生室265所、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71个,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建设20个,改造农村危房7.96万户,贫困片区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,人居环境明显改善。实现低保救助与扶贫措施有效衔接,教育、医疗特惠政策全面落实。贫困群众吃水难、上学难、就医难、住房差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。
培育产业促增收
“2014年,在政府的帮助支持下,我建起了2座养殖暖棚,引进100多只小尾寒羊,一年就收入了5万多元,现在每年都有固定收入。”天祝县哈溪镇双龙村村民杨有德以前靠天吃饭,生活无保障,如今依靠政府扶持,建起了养殖暖棚,有了自己的致富产业。对于今后的日子,他信心满满。
发展富民增收产业是开展脱贫攻坚的关键。我市坚持把富民产业培育作为持续增加贫困户收入、增强贫困群众“造血”功能、实现稳定脱贫的关键举措,因地因人因户施策,强化资金扶持、项目带动、技术指导和产业链培育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贫困户新发展设施农牧业14.82万亩、经济林果29.71万亩。积极发展农业经营组织,到“十二五”末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96家,其中国家级4家、省级44家。农村合作社达到7696家,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4家、省级示范社86家,成员总数达到7.92万人,带动非成员农户20.5万户。加快推进电商扶贫,建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4个、特色馆4个、乡镇服务站42个、村级服务点345个、农村网店785个,线上交易额16.9亿元。紧盯省内外劳务市场和市内产业园区,积极推进贫困群众劳务输转,努力增加劳务收入,累计输转劳务214.03万人(次),创劳务收入291.8亿元。积极整合人社、农牧、扶贫、教育、科技等部门培训资源,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户增收技能培训,累计开展两后生培训5.4万人、农民使用技术培训62.36万人(次)。
生态移民拔穷根
我市大部分贫困人口集中生活在祁连山高深山区和北坡浅山区。受严酷自然条件限制,世代生活在这里的群众不仅行路难、吃水难、上学难、就医难,增收门路窄、致富没渠道,发展举步维艰。为从根本上解决高深山区农牧民脱贫致富问题,同时有效恢复和提升水源涵养功能,从源头上做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,达到生态治理、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高度统一, 我市坚持把高深山区和沿沙区农牧民生态移民作为拔穷根、摘穷帽的根本性举措,着力改善发展条件,切实解决区域性、整体性贫困问题。2011年以来,以县区为主体,统筹整合异地扶贫搬迁、农村危房改建、游牧民定居、生态功能补偿等各类项目资金,集中扶持移民安置区建设,同步规划推进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建设,实现搬迁群众集中式居住、集约式发展。“